民企争办银行有无风险考量
阿里、苏宁、腾讯,这三家民企巨头最近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关键词不是互联网,而是银行。
阿里在金融业的投入已是众所周知;苏宁最近传出申请民营银行牌照的消息;习惯于后发制人的腾讯则低调布局财付通,并由旗下微信和华夏基金公司展开合作。
在国务院新近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的大背景下,尚未落地的阿里银行、苏宁银行、腾讯银行,已成为财经新闻的热词,“谁是下一个银行巨头”,“推动中国银行业变革”之类的分析也时有见诸报端。
想办银行的远不止这三家巨头。众多小贷公司、P2P企业,都在等着升级。银行,跟十年前的地产一样,成了各路资本争相进军的领域。
资本当然是为逐利而来。银行继续享有远超实体企业的丰厚利润——今年中报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占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1.13万亿元的55%;而政策口风的松动则令资本看到可能性。
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来说,进军银行哪怕只是个设想,也能变成股价上涨的催化剂。本来深受电商之苦的苏宁电器,改名苏宁云商并未扭转股价跌势,申请银行的消息倒着实受到市场热捧。
股市对民营银行概念的追捧,令一些注重基本面的投资者费解。在他们看来,目前银行股静态估值乃两市最低的板块,如果看好银行的盈利能力,何不直接去买银行股;如果银行股的估值得不到提升,则民营银行的成功设立,只会拖累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不过,炒概念的投资者向来不看估值。
对于意欲进军民营银行的资本来说,开银行未必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尤其在一哄而上之时。
银行业本质上是管理风险的行业,对人才、管理、技术、资本的要求都极高。许多人只看到了眼下银行的丰厚盈利,看不到其历史上多次剥离不良资产的政策性保护,也看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风险。要知道,以后设立的民营银行,不可能像目前的国有银行一样,享有政府兜底的隐形担保。
而且,贷款利率市场化已经实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净息差收缩是必然趋势。民营银行批量面世之日,就是银行业从蓝海变为红海之时。
本轮民营银行热,还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嫁接上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前述三家民企,两家是互联网巨头,一家正在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于是,对互联网金融的美好想象,令民营银行概念热度升级。
由于管制的原因,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但在美国上世纪末的股市科网泡沫中,互联网金融早就被炒作过了。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在本报撰文称,当年他在美国买的第一辆新车,就是在网络银行中得到贷款。有IT大佬曾宣称,十年后所有的传统银行都将被网络银行替代。十年过去了,美国的银行业仍然是富国、JP摩根的天下,而邱国鹭钟爱的那家网络银行,也在2007年破产了。(编辑为本报编委)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