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的香港经验与内地市场
无论是欧阳应霁的在京,还是马荣成的赴穗,都能看出香港漫画界与内地的各种交流与合作。2006年,欧阳应霁的《我的我的天》在内地出版;2011年,智海的《花花世界》亦与内地读者见面,同年5月,两人在北京的一个读书会上就“漫画不死”进行了详细的对谈,相关媒体 使内地读者对香港独立漫画有了一次较全面的认识。
而香港三联书店在“土制漫画”系列之后,从今年1月起推出了“国产漫画”系列。“香港漫画主要围绕香港本土生活和题材,富有幽默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发出会心微笑;而内地漫画题材跟香港不同,多有中长篇的虚构故事、漫画小说,可以丰富我们的漫画出版板块。”李毓琪表示:“往后,希望能安排内地和香港的漫画家有交流活动,鼓励新的创作方向。”
与此相比,商业武侠漫画与内地的“交往”更早更广一些。据马荣成介绍,大约10年前,天下曾正式与上海一家出版社合作出版过《风云》。“后来由于对方某些内部事宜而结束合作,此后,我们没再于内地寻找出版伙伴,而是专注于本地制作及出版,此外,也在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地出版香港制作的漫画。”
2004年在内地出版的商业漫画,不仅有《风云》,还有陈志华的《棒球小子》、黄玉郎总监的漫画《四大名捕》等,后者还被媒体称为“标志着玉皇朝开始全力进军内地市场”。“其实,早于1994年已在内地发行《天子传奇》,销量相当庞大,吸引了很多读者,后来因为成绩太好而遭受盗版以及与内地出版的一些规例不符等原因,最后渐渐低落了。”黄玉郎告诉编辑。
因为地缘优势以及金城在港漫界积累的人缘,广州漫画界与香港漫画界的来往可谓密切,简单的如互相参加对方的漫画活动,稍复杂的有引进出版或改编对方的漫画作品,如广州漫友获授权将香港漫画家乔靖夫的《武道狂之诗》改编为同名少年漫画。
不过,尽管武侠漫画一向被视为香港漫画的标志产品,但金城并不认为这是港漫与内地漫画的接轨点。“交点在新锐的出版社与漫画新人之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武侠漫画或成功的上一代漫画家、漫画公司之间的合作。”在金城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漫画家未必能适应新一代读者的需求,因而,他更愿意去挖掘香港的漫画新人,帮助他们转型来适应内地市场。
从商业合作角度看,香港经验与内地市场确是双方最能拿得出手的砝码。黄玉郎说,“香港主流漫画已非常成熟,足以与日本、美国分庭抗礼;内地漫画市场相当大,不过女性读者较多,香港漫画则以阳刚气息及以男读者为主,若在题材及画面上做一些调整会较好。”
“内地漫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若论商业性的运作,相对于内地漫画市场,香港在这方面的发展较为长久,经验始终较为丰富,并且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本土漫画文化,与日本、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系统,这也是香港漫画立足于世界的主要原因。”马荣成告诉编辑。
“内地市场可为香港漫画提供二度出版的机会和二次开发的庞大空间,两地漫画界的合作机会有很多,内容也很宽泛,但双方的深度合作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金城认为。因此,在引导香港漫画新编辑进入内地漫画生产线,以及将内地漫画推介或授权给香港的漫画出版社之外,他还设想在广州建一个港台文化产业特区,让港台的原创漫画等文化产品能在广州享受到本土待遇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