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反腐要更加透明
备受关注的“表哥”和“房叔”近日终于被宣判了。“表哥”杨达才,曾任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发生“8·26”特大交通事故,两天后,一张杨达才在事故现场背着双手、满面微笑的照片被传到网上,激起轩然大波。随后,网友发现其数十块手表均为浪琴、欧米茄等奢侈品牌,称其为“表哥”。2013年9月5日,杨达才因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房叔”蔡彬,曾任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2012年10月8日,网上一个帖子详细罗列出蔡彬和妻子、儿子共有的20多套房产,其中包括别墅、住宅、商铺、厂房和车位,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蔡彬因此被网友们戏称为“房叔”,迅速“走红”全国。2013年9月12日,蔡彬因受贿被判有期徒刑11年6个月。
但是,且慢欢呼网络反腐的胜利。因为“表哥”事发,在于他的微笑和几十块名表;同样,“房叔”事发,在于他拥有20多套房产。表与房,无疑都是各自案件中最核心、最敏感的词汇。“表哥”的名表,一块的价钱可能就不低于他受贿所得的25万元,几十块名表的总价值,应该和他说不清来源的504.5万元不法财产不相上下;“房叔”的房产更不用说了,一套就可能超过他275万元的受贿金额。现在,审判结果出来了,但对表与房只字未提,人们不免质疑:“表哥”的表、“房叔”的房究竟去哪了?是没有,还是另案处理?难道被老百姓亲手揪出来的腐败线索,不需要向老百姓交代得清清楚楚?难怪有人评价说,如此审判让人“大失所望”。对此,有关部门要正面做出回应,而不是似有难言之隐一样保持沉默,这样只会增加人们的质疑。
人们疑问的背后,其实还有一种隐忧:如此巨额的名表和房产不公开下落,司法审判是否在舍重罪、就轻刑?果真如此,法律对腐败的震慑力、对贪官的威慑力就会瓦解。比如在“房叔”一案中,检察机关回应说,蔡彬其它的房产不属于受贿的财产。可是,检察机关没有给出房产合法与非法的界定。既然宽与严没有根据,罪与罚蒙混过关,审判机制就会变成不明财产的“漂白机制”,不但对腐败分子起不到利剑高悬的威慑作用,反而会起到鼓励犯罪的反作用。中山大学廉政治理研究中心教授肖滨就评论说,“房叔”被判刑后,其家人仍然可以坐拥千万财产,这种“和稀泥式”的反腐,可能鼓励更多贪官把浑水倒入清水,将赃款变成不动产,再漂白为合法财产,成功规避法律惩罚,危害尤烈。
在对腐败分子的审判上避重就轻,是对社会反腐力量的轻视。今天的网络反腐似乎走过了“逮到一个就狂欢一次”的初级阶段,网民和老百姓不仅要发现贪官、拿下贪官,还要求你拿得彻彻底底,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不仅要求你反腐有力度,还要求你反得明明白白,回应大家所有关切的问题。除了“表叔”、“房叔”,近期还有许多热点腐败案件,引来民众对腐败“案中案”的重视:前铁道部官员张曙光“参评院士需要花钱”,这些钱花没花,花给谁了?为什么不追查这些受贿者呢?山西女商人丁书苗为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出资安排嫖宿多名女性,这些人中有没有人为了权势,牺牲色相捞取好处?果真如此,她们是否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腐败案里没有主次,没有细枝末节,要打扫房间,就要把所有的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要让风来时灰尘再起。
要做到这一点,纪检和司法部门的查处要有力、彻底、公平、公正,反腐不能再上演“神秘剧”、“猜想剧”,留下许多悬念,让人去费尽心思地猜测其中的背景,去分析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细节。毕竟,这是一个民智渐开的时代,也是一个民众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的时代,回避民意甚至抑制民意都不是明智之举。反腐本来就是利党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果面对民众的更高要求躲躲闪闪,只会伤害民众的反腐热情,最终把好事办成坏事。(《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