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贸易企业冒暴雨抢注上海自贸区:不管怎样先进来
10月8日,上海,自贸区挂牌后的首个业务受理日,暴雨也浇灭不了各类注册公司人士的热情。
官方提供给本报的数据显示,自贸区服务大厅在当天接待了超过1400人咨询,当天接待办理已达577人次。
本报编辑发现,首个业务受理日进行业务咨询和办理的多为中资贸易企业,并以民企为主。这些企业中,并非都有明确的目标,甚至对进入自贸区后做什么业务也并没有清晰的规划。
一位从事服装贸易的企业负责人赶到服务大厅希望能够在自贸区内注册一家企业,“现在感觉区内区外也没有太大差别,但不管怎样,要先进来再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自贸区不同于一般开发区,“不是一般开发区优惠政策的运作实施,而是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试验田。”
而对于这一试验田中将有哪些内容复制、推广到区外,简大年表示,自贸区内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功能拓展、自贸区内法制保障等都将是未来复制、推广的内容。
“制度创新是核心领域,包括投资管理体制、金融制度、事中事后过程管理以及贸易监管方面的创新。”简大年说。
简大年透露,目前自贸区管委会正在进行考核评估机制的框架设计,预计年内搭建完成,“这是一个逐步探索实践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对企业的跟踪评估,又包括对政府工作的跟踪评估,可能会有第三方、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
而对于自贸区内的税收政策,自贸区内税务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由于此前保税区内过渡性的税收优惠已经到期,目前自贸区内的企业所得税已经与区外没有太大区别,而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和贸易两个领域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