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真正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产生深远影响,为世界贡献有价值的文学经验和精神成果,中国文学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原创力,培育讲述中国故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原创文学
一个国家的文学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必然是因为其不可替代的特质。这种特质包含两个向度的价值,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禀赋的优秀特性,二是开放性意义体系的给出。简言之,就是文学的原创力。讲述中国故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原创文学,是在中国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成就基础上的新创造。它意味着整体客观呈现中国社会生活,展现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情感和精神世界,同时具有超越性,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和探索中积极建构一个意义世界。
当下中国文学原创力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这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文学实践滞后于生活实践,在表现当下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准确把握中国现实、创造应有的精神高度上仍有缺憾;对西方文学的思想资源和表现形式直接使用,阻碍了对当下生活经验的发现、总结和摄入,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和五四新文学形成的中国文学大小两个传统,以及沉淀其中的文学精神,没有得到充分继承和开掘;文学写作的市场化一定程度上造成写作的动机由心灵表达转为寻求利润最大化,而市场风险的存在极容易导致原创性冲动的消退以及从思想到表现方式的无限复制。
在越来越深地与世界文学的交流里,一种焦虑情绪与中国文学创作如影随形。在西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成就的双重压力下,急于得到认同的心情比任何时代都迫切。急于求新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于是更多引进西方世界的文学经验,以最快速度与中国现实生活嫁接,不断调整文学叙事手段,不断提出各种花样翻新的概念和主张。但是,与此同时,对生活现场的观照越来越粗放,自己的信心也不断被解构。在焦虑和希望交织的心理下,不仅轻视自身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也漠视外来文化的异质性。文坛看起来热闹非凡,不过是新瓶旧酒,功利主义的文学态度成为原创的障碍。
文学原创力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与现实生活体验建立一种完整、准确的对应关系
文学要介入现场,观察真切的中国生活,要基于变化了的中国社会现实,这是文学原创力产生的基本条件。当然,所有中国生活背景下的创作,都可以看成是中国叙事,但是,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创作结果。至为要紧的是,异质的发展经历和文化经验,可以作为价值参考,但不能作为价值标准,更不能替代中国经验,抹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特殊性。
考察中国作家是否真正把握中国现实,要看一个作家能否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科学、理性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建立一种宏观、整体、全面的认识,并以此作为观察现实生活的知识背景,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处于时代生活的核心和精神主流之中。当下,文学创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经济、文化的现象,一些作家明显表现出与社会生活的疏离,只是按照自己对现代化语境下现实生活的想象来讲述故事。一直在被讨论的文学边缘化倾向,其原因绝非当下人们关注物质享受、淡化精神生活那么简单,文学创作本身远离生活实践而将自己边缘化,无疑是一个根本原因。如果做不到客观、理性地观察社会生活,文学体验和文学创作难免会沦为偏见,准确反映时代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中国现代化的文学叙事也不可能完成。
从感性层面上说,考察一个中国作家是否能够真正面对中国,要看他能否真正贴近人民大众,是否对现代化进程中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抱有敬畏之心。文学是人学,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就无法找到文学书写的入口,无法通过感情和命运的追索创造动人的作品。作家是有能力静观生活的他者,但不是生活的旁观者,更不能与时代生活虚与委蛇。所谓同呼吸共命运,就是一个作家必须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而存在,他只是选择了文学写作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生来就具有任何意义上的优越感。任何一个作家都应该清楚,现实生活绝不是价值的真空地带,深嗅泥土的气息,谛听人民的心跳,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文学原创力的因子。提倡作家深入生活,就是希望中国文学能够融入现代化中国的人间烟火,认识中国,书写中国,让文学写作真正成为作家的生活实践。
提升原创力最急迫的问题是处理外来文学的影响和继承中国文学传统、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文学观和文化价值观
时代潮流已经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推到了深刻交流的状态里,越是如此,中国文学越需要深刻的文化自觉。过去几十年,我们几乎移植遍了西方文学形式,大量地接受西方的哲学思想,并作为中国叙事的思想资源。一直到当下,文学创作“横的移植”始终没有中断,并简单地以为将之与中国素材“嫁接”就是创新。在这种创作惯性之下,中国生活只是充当了西方文学、哲学和文化观念演绎的材料。
面向世界,向世界文学和文化学习,但学习的前提是辨析那些文学和文化观念产生的时代和条件,辨析那些资源是否适应当下的中国社会现实。深刻影响着当下中国文学的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哲学,是西方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精神产物,直接影响了西方文学,但这些文学经验和当下正处在现代化历程中的中国现实经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异。把它们直接作为中国文学的思想资源,必然消解中国生活的特性。
长期以来,对中国文学传统的怀疑、不自信以及暧昧的态度,导致中国文学精神传承困难。急于创新的中国文学对自身传统进行了一次次革命,导致了与传统文学经验的断裂。中国文学现在需要重新发现并认证自己的文化身份,虚心向自己的文学传统学习,对自己创造的历史抱有敬畏之心。中国文学有批判现实的传统,有追求天人合一的传统,也有心怀天下、铁肩担道义的传统。根植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姿态,也是获得原创的必要条件。而如何对文学传统的思想资源进行现代性、创造性转化,是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应把文化生产与文学原创力对立起来,相反,应该面向未来,让文学理想成为文学本体的精神支柱
在文化产品不断复制、价值浅表化的文化环境里,文学的原创力不应该成为文化创造中被压抑的部分,作家更不应该把文化生产与文学原创力对立起来。相反,文学要不懈地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建构新的意义世界,开拓视野,抚慰心灵,把人持续引向精神高地而不是颓丧、悲观和虚无。建设性的文学是相信的文学,而不是怀疑的文学,是构建意义的文学,而不是只有解构性的文学。不仅仅要超越当下,更要把目光投射到将来,要通过叙事,建立文化共识,构筑精神家园,这是对文学理想的考量,也是对中国文学创作价值向度的要求。中国文学应该有这样的豪情、气度和担当。
提升文学的原创力,需要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会让中国文学获得中国生活和中国经验;面向世界,会让中国文学完成文化自觉;面向未来,会让文学理想成为文学本体的精神支柱。文学获得原创力的希望因此而生。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对走向世界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若想真正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产生深远影响,为世界贡献有价值的文学经验和精神成果,中国文学的道路还相当漫长。这条漫长的道路,正是提升原创力的道路。而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原创力的匮乏必然波及其他艺术形式,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直面原创问题的紧迫性所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