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从“习贾之交”看习近平用人特点
1997年2月9日,习近平和贾大山(右)合影。
原标题:从“习贾之交”看习近平的工作作风和用人任事特点
近日,媒体刊发河北作协副主席李春雷的《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一文,生动呈现了习近平与朋友——原河北正定县文化局局长贾大山的交往过程,也让公众近距离感受到了习近平在担任正定县领导期间工作作风及用人任事特点。本网对此文进行研读,发现习近平的用人任事6个特点,供网友参考:
1.待人真诚、态度谦恭。 1982年3月,习近平到正定县任职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虽然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顺利,“感觉(习近平)像一名普通的退伍兵,又像一个青涩的文学青年”,但习近平用“满脸微笑”、“静心地听,耐心地等”,换得了朋友贾大山的好感。
2.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问题的共同关注,让习近平与朋友贾大山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当然,他们也有着诸多差异。习近平看书多且杂,更侧重于政治、哲学和经济,而大山尤专注于文学、史学和佛学;对于现实,习近平是一个积极者,即使身处逆境,前途迷茫,他也始终乐观,胸怀梦想。但这些并不能影响两人交往。两人“同与不同,相互沟通,互通不同,通而后同。”
3.雷厉风行、破旧立新。“非党人士贾大山,从文化局下属的文化馆副馆长,连升三级,直接上任文化局局长。正定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 举荐人正是习近平。
4.作风朴实,脚踏实地。县委有两辆吉普车,他很少乘坐。他总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滹沱河两岸。从河北到河南,是一片大沙滩,常常需要扛着自行车前行。老干部张五普回忆说:“那时我在西兆通公社任书记,他一个人来调研,骑一辆旧自行车,下自行车就和我握手。我问,‘习书记怎么你自己来了,你认得路啊?’习书记用衣袖擦一擦满头大汗,说,‘打听,我打听着就来了。’”
5.注重细节、善于发现。正定县委门口的两株古槐,花开花落,几多春秋,大家熟视无睹。有一次在文化局参加座谈会,习近平问槐树是什么年代的。众口无语。他提出请林业专家鉴定。结果竟然是元末明初,是这个古城里年龄最大的植物。于是,围上铁栏,写明文字,加以保护。
6.勇担责任、实事求是。正定县是全国闻名的农业高产县,却又是有苦难言的“高产穷县”。由于征购任务过重,很多老百姓口粮不继,不得不到外地购买红薯干度日。可要摘掉“高产县”的帽子,无疑是自曝其丑,有些县委领导担心让习近平出面,会对他形成不利影响。习近平说:“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问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你们不用担心。”于是,他和另一位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一起,多次跑省进京,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正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现实困难。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