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是一种情感——读《世界风情——邵华泽摄影集》
日前,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给笔者题词寄赠新著《世界风情———邵华泽摄影集》,2014年11月长城出版社出版。摄影集汇集了邵华泽世界各地摄影作品之精华,内容涵盖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
这本摄影集为什么要取名“世界风情”呢?答案在“我与摄影”一文中。邵华泽说:“曾经有人问我摄影作品有何特点,我答:一、从来没有预订拍摄计划,多是利用出差或出国访问,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全部作品都是现场抓拍的;二、因为是从学习新闻摄影开始的,因而比较关心社会,关注人文,以拍摄人物为主,特别是妇女、儿童是我的最爱;三、镜头主要对着世间美好的东西,反映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四、在《人民日报》和中国记协任职,对外交往、拍摄地域广,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风情,体验观察、灵感捕捉、激情创作、瞬间定格、纪录历史、美好回忆、艺术鉴赏、思考感悟。那么,摄影究竟是什么呢?
摄影,是一种情感。邵华泽,曾出版过五本专题摄影集。即《海外儿童摄影集》、《海外印象摄影选》、《海外妇女摄影集》、《海外风光摄影集》、《印度摄影集》。这些专题摄影,可以连接中国与世界,联络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情感。通过镜头,看见精彩纷呈的世界,看见美好与和谐,看见人类积极向上的力量,最终也看见自己对人类当今与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照片或许已经褪色,新闻已经变成历史,但这些照片的情感与体温,不会因为时间的过去而变化。镜头的主人是人,镜头反映的大多数也是人,人与人之间曾经经历过的感知与感动,会在时光的历练中生长得更加璀璨。
摄影,是一种发现。邵华泽说,要想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拍摄到好照片,必须勤观察、勤跑动、勤思考。新闻摄影,的确是充满挑战,非常辛苦,付出的是心血、是汗水、是智慧。2000年5月,捕捉于乌克兰雅尔塔海边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蓝色海面海鸥飞翔,一条鱼儿欢快跃出水面,平静中闪现动感。这就是等待的毅力和突发的灵感相结合的一幅风景佳作。镜头稍纵即逝,构图优美,寓意深刻。摄于希腊雅典游船上的《相拥》,祖孙两代相拥的平凡照片,思考、感悟出的是人类在和平环境下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尤其是小孩注视着的目光,是对来自异国拍摄者的热情和友善。摄于南非开普敦的《几度夕阳红》,老年夫妻海边小憩,丈夫手持望远镜正在瞭望和发现,妻子也在期待着……
摄影,是一种激情。邵华泽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中国记协主席时,他给自己定位的另一个角色是编辑。任职期间,只能在公务之余或结合参观访问拍摄一些作品,这需要付出珍贵的时间和满腔的激情。1994年9月4日晚,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邵华泽快速反应,充满激情捕捉到新闻照《深情的感叹》,获得了“改革之光”新闻摄影总编辑奖。没有新闻的敏锐,没有内心涌动着的激情,没有对残疾人的深情,也就没有此时此刻的瞬间抓拍。此景此情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成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一份厚爱。
摄影,是一种奉献。书后,附有印度、美国、芬兰、德意志联邦、希腊、瑞士、墨西哥、英国、朝鲜、土耳其等国驻华外交大使,收到邵华泽赠送的专题摄影集后的来信。这些作品感动着各国友人,也架起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英国驻华大使韩魁发说:“非常感谢您为了增进我们两国之间相互了解所做的这一切”。印度驻华大使梅农说:“会对两国人民已建立起来的友谊作出巨大贡献!”希腊驻华大使罗卡纳斯说:“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您的照片非常有价值”。土耳其驻华大使埃森利说:“感谢您完成的卓越工作”。
摄影,是一种美好。邵华泽说:“闲暇时把满意的作品翻出来看看,总能勾起美好的回忆,余味无穷。如,1994年6月摄于法国巴黎至尼斯的高速列车上的《恬静》、1998年5月摄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今天,你是我的新娘》、1998年10月摄于美国夏威夷的《老人、孩子与海》等等。少妇恬静的微笑,新娘灿烂的表情,老人和孩子海滩温馨的场面,一一摄入镜头内,展示给人们的是美好的景色,感动人们的是生活的快乐,启迪人们的是和平的珍惜”。
摄影,是一种纪录。邵华泽在人民日报社任职11年,在中国记协任职10年,因对外交往的需要,世界五大洲都留下他的足迹,纪录下的每一段旅程、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物,都会凝固着许多难忘的瞬间,时时会涌上心头。在亚洲拍摄的北京国庆之夜《祝福祖国》、尼泊尔的《收获》;在欧洲拍摄的奥地利的《精神》、英国的《秋叶中的笑》;在非洲拍摄的肯尼亚的《华盖》、南非的《并蒂莲》;在美洲拍摄的美国的《期望和平》、墨西哥的《凝眸》;在大洋洲拍摄的澳大利亚的《阅读》等等佳作。阅后让人难以忘怀,如临其境。
摄影是一种历史。邵华泽谈他的摄影体会是五个字“甘当小学生”。他在《解放军报》工作21年,从未拿过照相机,为亲身实践他自己提出的“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摄影理论观点,年近60岁的他从此背起了相机,摄影也就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98年第10期《中国编辑》杂志,曾刊发邵华泽出访意大利、奥地利拍摄的“读报人”一组四幅照片。笔者读后写下评论《捕捉意、奥两国读报者之风采———邵华泽摄影作品赏析》,当年度荣获金华市第二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并被邵华泽收入了《邵华泽谈新闻摄影》一书。
邵华泽从一个摄影门外汉,付出了辛勤和汗水,如今蓦然回首,回看走过的人生印记,一点一滴编织出摄影艺术路上的光影梦。如:《我的爱人我的梦》土耳其情侣;《静生悟》柬埔寨读书少女;《夕阳中的笛声》印度石雕像;《古来征战几人回》卢森堡的美军公墓;《卫城的神像》雅典历史等等。用镜头去感悟生活的真善美,用镜头去记录历史的印记,用镜头去聆听社会前进的脚步声,从而表达出生命的执著与坚强,表达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摄影,是一种艺术。邵华泽走过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摄影作品,这本《世界风情》收入的照片只有205帧,见诸于报刊的只能是他漫长出访旅程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深藏在他的脑海里。他用温情用鉴赏来渐渐解码这些无声的画面。已公开发表的数百幅佳作,则是他创作过程和获得创作的成果,是美的享受,是艺术的高雅,是爱心的传递。他说,摄影有利于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思维的敏锐性,提高鉴赏水平。从一个不懂摄影的“小学生”,到屡屡出版摄影专集、作品屡屡获奖,这与他深厚的哲学理论功底和书法艺术的学养造诣是分不开的。正如范敬宜所说:“当你静下心来,细心地读,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幅图像后面,以及那些颇为抒情的文字说明,都蕴含着他深厚的思考———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人生的思考,耐人咀嚼,耐人寻味。”
摄影,是一种风格。纵观邵华泽的摄影集,既是风情世界,也是世界风情。这本摄影集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和精神的朝气蓬勃。是编辑开阔的胸襟和远大志向的生动写照。
邵华泽的摄影风格,是新闻的敏锐,独特的视角,艺术的创作,哲学的理念,美学的力量,信仰的正能量。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邵华说,更是一种“责任——爱好——责任。”
沈文华,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兰溪日报》编辑、编辑、副总编兼党委副书记;中共兰溪市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兰溪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已出版著作有《编辑生涯——新闻与摄影作品选集》、《读书与写作——文学评论文集》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