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心意——观《鋆墨》书展有感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社长郝江华推荐
编辑:林州市作协副主席、书协理事石山青
艺术之美,可以跨越遥远的时空。顺着发黄的纸张,从一幅、一字、一划出发,心摹手追,很有可能就与千年前书家的心意契合,仿佛与他会心一笑,此中妙意,非知音不能知也。
《鋆墨》书展上,至少有5人的作品,在外行的我看来,与金代隐居林州的“黄华老人”王庭筠有些瓜葛。
王庭筠,人称金代文人第一,“文采风流,照映一时”。明朝解缙在《书学传授谱》中说“王庭筠以南宫外甥,擅名于金,传子澹游,至张天锡,元初鲜于伯几得之。”清末书家郑孝胥说王庭筠是“海内第一”。历史上能有此人,也是林州之幸。
今天这5人中,有安阳市书协副主席、林州市书协主席郭爱德,善大篆,题字多用赵孟頫。赵孟頫学于鲜于枢,鲜于枢学于王庭筠。
另外4人者,晓东、海亮、晓飞、广军也。4人的作品此次几乎“撞衫”于王铎,特别是海亮的字,张狂夸张,更是明显的“王铎+米芾”,叫我非常喜欢。王铎曾痴迷于米字,被吴昌硕称为“有明书法排第一”。
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师承二王,董其昌评其为“宋朝第一”,对后世书家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从今天展览上溯,一路是郭爱德—赵孟頫—鲜于枢—王庭筠—米芾;
一路是晓东、海亮、晓飞、广军—王铎—米芾。透过1000年时空,米南宫是喜欢,还是欣慰呢?透过1700年,王羲之、王献之用什么眼光看《鋆墨》长卷展,我们亦无从得之,只能暗自揣摩。
暇思之际,觉得似是4人同似王铎,求不同是下步难点。因自己毕竟是门外说书,拙眼有限,京城著名书家中书协副主席胡抗美行草和侯君明大校的章草,以及原林州书美协主席张双增、林州书协副主席韩海林的作品,功力均不凡,也未敢妄言。反正今日之语,均求恕于各位方家尔。
居琼的林州籍“海南十大书家”秦纪明,号妙胜,常与东南亚总理秘书长部长交游。其隶书、行书妍而古,有书卷气,我非常喜欢。2016年洪水虐林,其于《清阳书院义捐书法拍卖会》,用微信遥购得小女首写即获少年特等奖的隶书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感佩其乡情和垂爱。其写的《鋆堂记》中说道,“深夜操翰,一灯穿透汉唐烟尘”虽然高古,今日亦有遗宋之憾。文中又说“西泠起社,不过八子”意味深长,林州书法,未来可期。
鋆堂发起者吴林周老师,不惑之年才学书法,以一己之心,聚林虑文气,令人敬佩;以鋆堂之力,办长卷书展,令人叹服。
喜观今日之林州,去岁“翰墨大美林州 相约王城相府”书展,集全国名家;今有《鋆墨》长卷书展,震惊中原,全国少有。又有王献青小说《大国工匠》、唐兴顺散文集《山中人语》等出版和获奖等,如此下去,世界人文山水城市呼之欲出矣。
鋆堂,虽然去过一次,今犹重新认识,成了心向往之的一个地方。
感谢《鋆墨》书展,让我看到了,跨越千年的心意;让我再一次感受书法,这跨越千年的美丽!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