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服务网
 
地方: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甘肃|江西|贵州|云南|青海|四川|陕西|宁夏|海南|内蒙古|海南|澳门|台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主站书画

汪鹤年:《人民艺术进万家》新闻人物

2018-07-11 19:43:31 作者:admin 来源:

0.jpg

汪鹤年,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书法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高级书画师、工程师、教授,现任安徽书画函授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画院副院长安徽分院院长,北京宋庄国际书画院终身院长。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和书画创作,其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展览并获得过金、银、铜等奖项。2005年,书画作品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并获奖。2006年,书画作品曾荣获大阪中日书画大赛三等奖。2007年书画作品曾荣获首届人类贡献文化艺术类美术金奖。2015年曾随安徽中国书画名家代表国出访欧洲,其作品曾在米兰世博会及法国巴黎等欧洲四国展出并获好评。数十年来,曾多次荣获“优秀艺术家”、“先进书画家”等光荣称号。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作品五:


论文作品:

论艺术的最高境界——心象

中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按照老庄的审美观点,中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心象。那么,什么是心象呢?我以为心象是一种发自心灵来自魂魄的艺术观照。它是用心灵之灯去点燃外在的物象,是审美之主体心胸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移情和神思。

象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最早源于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内容涵盖宇宙万物的方方面面,但关涉最多的还是象。整部易经可以用象来概括:“象也者,象也”,哲学家孔颖达说:”易卦者,写万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谓封为万物象者,法象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象于天也。”

但是,将意与象作为艺术美学引入绘画领域的是魏晋时代的王弼,他把庄子”得意而忘言“的论点作了进一步发挥。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言,故可循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的意思是说,意要靠象来显示,象要靠言来说明,但是,言和象本身不是目的,言只是为了说明象,象只是为了显示意,因此,为了得到意就必须否定象。如果言不否定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言,如果象不否定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象。意思很明确,作画要尽情表达意象,就必须忘掉作画本身。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这就是说,圣人把握了道,才能对客观世界处理具体事物。贤者因具有澄明的胸怀,所以才能从观照自然山水中得到审美体验,心情最终获得愉悦,澄怀是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澄怀才能味象,

姚最在《续画品》中从审美创造的角度提出了”心师造化“这一命题,要求艺术家在观察自然万物的同时,还要能够深刻的用心体会到宇宙万物造化的蓬勃生机和内在生命。姚最还说:”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这是对心师造化的说明。如果说心师选化是对主体与对象之间互渗互融关系的探讨并侧重于客观世界的观审,那么,“立万象于胸怀”则转向主观与主体精神世界。心师造化是审美创造的前提。“立万象于胸怀”则是审美创造意象的形成与营建,是把客观的造化转变和酝酿成主观的心象。

张璪提出一个著名的美学命题.那就是“外师遗化,中得心源”。此命题认为,只有象与心(物与我)达到统一,才能创造出美妙的艺术作品。中国历代画家遵从这一法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出无数意境高妙的美术作品,如古之范宽、黄公望,今之张大千、傅抱石等。

唐朝张彦远说:“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今人终日不倦,凝神造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击智,身故可使如稿木,心故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这就是说在作画时,应该心与象。我与物完全融为一体,这才能瑧于妙理,达到最高境界。否则,闭门造车,累死累活一辈子也创造不出高妙神逸的艺术作品。

五代画家荆浩也对物与象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思者,删拔犬要,凝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其中真与气就是心与象的变体。

唐朝张怀瓘说:“探文墨之妙有,索万物之原精,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这是什么意思?其实,他也是在谈心与象的关系。其实,对心与象关系谈的最清楚的还是郑板桥,他在题画中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拂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从郑板桥这段精彩论述可以看出,眼中之竹即是客观物象,胸中之竹即是心象,二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手中之竹,即形象。这就是说,由于艺术家主题激情的投射与照耀,客观物象(竹)的形式神态被内化和变形,变为主体精神外化的艺术符号。(纸上的竹)在此,一方面自然山水被人化与主体化,另一方面也被对象化。心象即是心化的内象,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心象之所以可遇而难求,就在于象难尽意,你想画象而不一定能画象,因此象外之象必然要经过衣带渐宽而至灯火阑珊。这就是艺术家历经沧桑后的灵光涌现,不下苦工永远不会有灵光闪现,艺术作品也不可能达到最高境界。

编辑:汪鹤年(汪朝华)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719号
&2020 人民服务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