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帮扶干部的“西拉”情节
一个帮扶干部的“西拉”情节
——记六枝特区安监局毛口安监站姚祥结对帮扶事迹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电【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社长郝江华、副社长管敬革推荐】“西拉”是六枝特区牂牁镇最边远的贫困村,位于晴隆、普安、水城三县交界处,距六枝城区76公里,距牂牁镇政府所在地67.4公里(水路34公里),总面积15.4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322户1436人,2016年贫困发生率13.86%,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产业单一,为西拉村贴上了贫困的标签。在这个边远落后贫困村苗族同胞心里,有一个共同的“亲戚”--老姚。现年51岁的老姚名叫姚祥,是六枝特区安监局派往西拉村的一名结对帮扶干部,由于与西拉村群众相处很融洽,村里人都把他当“亲戚”看待。
缘起,动真格结对帮扶
西拉村是六枝特区安监局的党建扶贫联系点,从2015年起,特区安监局先后安排60余人对西拉村贫困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按照组织安排,2016年开始,姚祥与西拉村3户贫困户结下帮扶对子。姚祥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眼里,是一个性情忠厚、服从安排的老同志,长期被安排在乡镇安监站工作,他不仅没有怨言,还对基层很有感情。接到组织安排在西拉村结对帮扶任务后,姚祥更是倾情以注。虽然路途较远,但每周他都雷打不动地至少要往西拉村跑一趟,他说只有这样才觉得心里踏实。
每次进村,他除了要到自己结对帮扶对象家里详细了解情况外,还喜欢陪着同事一起走访其他群众,时间久了,村里群众对姚祥逐渐熟悉起来。几年来,特区安监局其他结对帮扶干部相继轮换,姚祥却一直坚守下来。姚祥说,他在村里喜欢和群众摆“龙门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了解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可以很方便与群众沟通思想、拉近感情。
今年5月,六枝特区吹响决战脱贫攻坚“冲锋号”后,姚祥便主动请缨,想投身到一线战壕,在得到局领导应允后,他喜滋滋地背上行囊,开启了他的驻点帮扶征程。从走访帮变驻点帮,家人和同事都不理解,哪有这种不顾艰苦争着往穷旮旯地方去的干部。姚祥却说,结对帮扶就是要沉下基层,才能帮到实处,不能仅是挂名帮、慰问帮、晃虚招。
扎根,用真情融入西拉
姚祥在西拉的“家”,是单位租在村活动室旁一间30平米左右的毛坯房,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厨房,也没有洗澡间,吃饭与村里搭伙,洗澡用脸盆擦汗。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姚祥认为只有和群众生活在一起,才能缩短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只有脚底沾满泥土的重量,才能积淀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为了充分融入西拉村,姚祥很少呆在自己的住处,总喜欢白天地里走、晚上串农户,与群众拉家常、谋发展。开始由于不懂当地苗族语言,与群众交流还有点困难,但几个月相处下来,逐渐消除了语言障碍,不仅摸清了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还开玩笑地说:“在西拉村,也算学到一门‘外语’了。”村主任吕阳恒笑着说:“在西拉村里,狗看到老姚都不叫了。”
陪着姚祥走进村寨,一路上群众都在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快进屋坐哈,喝怀水再走”“你的脚好点没有,我上次给你带的草药吃了效果如何”“你手上脱皮的情况怎么样了,药酒擦完了我再拿给你”。开始还不太明白,后来才知道姚祥还身怀一个与群众相处的“绝技”,他擅长中草药治疗肌肉和皮肤常见病,在村里很热心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看到村里的老人他总会问长问短,告诉他们生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趁机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医疗保障政策,要是碰到自己懂的病情,他就摇身一变为“姚医生”,热心免费为群众排除病患,无形之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虽然不是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姚祥却主动融入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与他们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村活动室面积狭窄、条件落后,他就积极协调“娘家”特区安监局支助10万元,又协调特区民政、民宗、文广部门支助16万元,还为村里争取配备了办公设备和设施,尽力改善村里办公条件。在村里“大战100天,打下基本面”攻坚战中,他主动参与到老旧房整治、串户路和庭院硬化等工作中,积极为项目推进发动群众、协调矛盾。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中,他又化身美丽乡村建设“志愿者”,积极引导群众打扫环境卫生,改变生活陋习。姚祥做群众工作总是耐心十足,不嫌脏,不嫌臭,带着群众一起干,手把手地教他们收拾家里的衣物用品,心贴心地教导他们改变落后的卫生习惯。“老李啊,你家这些鸡修个圈关起来养嘛,不然到处是鸡屎,又脏又臭”。由于和群众很熟悉,讲的又是“地方话”,群众听得懂,听了还管用。
履责,下真功解决民困
姚祥认为,要让群众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思想的贫困,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所以,在西拉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耐心细致地宣传发动群众,一遍不行就讲两遍,今天讲不通明天接着讲,有时群众还嫌他罗嗦,但讲的次数多了,群众的思想也慢慢有了转变。
李武是姚祥的帮扶对象之一,带着媳妇常年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一次,育有四个孩子,长女已出嫁,另外三个孩子留守在家上学。为保持与李武的联系,姚祥一方面经常到李武的父亲李文汉家串门,另一方面经常利用微信向李武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他讲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嘱咐李武夫妇多与孩子联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今年李武的次女李艳中考结束后,家里想让她放弃学业在家务农。了解情况后姚祥十分着急,立即拨通李武的电话耐心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反复跑去做李文汉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一定要继续送孩子上学,并鼓励李艳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好的出路。经过反复沟通和多方协调,李艳顺利拿到了盘州市第四中学的入学通知书。姚祥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就要扶智,才能彻底斩断穷根。
与李文汉谈起姚祥,他有说不完的话题。“前不久我的手机坏了,老姚说帮我拿到城里去修,回来时却给我买了一个新手机,给他钱他又不肯要。”“我和老姚经常相互串门,我俩一袋叶子烟可以聊一晚上。”问起李文汉家刚拆除的一片旧房空地时,他说:“都是老姚下的功夫,这老房子是我几十年的心血,对我来说非常有感情,开始怎么也舍不得拆掉,为这事老姚前后不知来了我家多少趟,给我讲政策、磨嘴皮子。要不是看在老姚一片苦心的份上,我死活都不会拆掉这老房子的。”
李安斌是姚祥帮扶的贫困户,也是长年在外务工。当与李安斌长子李帮洪交谈时,“你父亲多少岁了,在哪里工作”,他迟疑了一会,“50多岁了吧,不知道在哪里打工”,姚祥马上接过话说“你父亲是70年的,今年2月才满48岁,现在在都匀搭架子。帮洪啊!你要多联系你父母,多关心一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不然让人家笑话。”比家里人还熟悉帮扶对象的情况,也算是结对帮扶的稀奇事了。
来到姚祥的又一户帮扶对象黄昌进家里,住房条件还不错,屋内屋外打扫得十分干净。他说姚祥经常来他家走访,帮助他家谋划发展、解决困难,还指导他们整理卫生,今年又从特区安监局争取资金买了两头猪给他家喂,再加上自己养的4头牛,今年增收有了盼头。
如今,姚祥结对帮扶的3户贫困户已有2户脱贫了,但姚祥说:“只要我的帮扶对象一天没有全部脱贫,我就要领着他们一直干到底。”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帮扶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在西拉村,姚祥把这份帮扶职责化为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变为带着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不竭动力,他希望通过“大战100天,再战50天”,西拉村在“减贫摘帽”中不拖全区的后腿,下一步在西拉村全面小康的路上,能留下他努力付出的痕迹。编辑:王世华、郭奠卜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