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烟火半城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北京电(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沈德福推荐)文化事关国运兴衰、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会有坚守的定力、奋发的勇气、创新的活力。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因此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人类文明中唯一文化没有断流的民族。
《产业文化人》在欧洲对华关系促进协会中国科技人文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联合由中共中央原委员、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题写刊名的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聚焦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推出百名产业文化人的精品力作和匠心故事,展示弘扬中华工匠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产业,开拓产业文化发展新领域,创新文化创意新方向,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让世界了解、体味中国产业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产业文化人的道德风范。
半夜时分,被微信朋友圈的烟花秀“炸”醒。仔细一看,原来,农历的正月十三是泉州关帝爷圣诞千秋,乡亲们自发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祝。
出于安全考量,大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多年。泉州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这场“例外”,很快,执法部门查出源头,并予以澄清说明。但是满城璀灿已成定格,皆大欢喜!
在泉州出生长大,熟悉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风土人情,喜怒哀乐。但少不更事,竟然没能意识到,自己生活其中的这个小小的城,有多么厉害,其实啊,泉州,是一个半人半仙的城市。
从前,泉州指的是鲤城区这么一个小小的区域,而非今天大泉州的概念。从前,人们说要去泉州,实际上是到鲤城区这个地方。当时的鲤城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吃的是国家分配的口粮。有几个大型百货商场,卖面盆雪花膏和铅笔盒。有几个国营饮食店,能进去消费的都是土豪。
小城本小,骑自行车半个小时能绕城一周。如果步行,半天能从城南走到城北。但是,一路上必定要邂逅数不清的寺庙宫观。比如我居住的聚宝街及其周边,就有土地宫、阿爷公宫、宝海庵、妈祖宫等。天主教堂那时已经变成国营粮店,我们吃的口粮就是从那里买回的。不止是聚宝街,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可邂逅寺庙和寺庙里的神明。大的有如开元寺、关帝庙、元妙观等,小的有数不清的土地公和挡境神祉。这些充满着遥远时代神衹信息的所在,竟然在无数动荡不安的岁月中存留下来了。足见泉州人的信仰之虔诚和强大。与神明共生共存,已经成了泉州人的文化印迹和生活方式。因此,泉州人过年,腊月二十六是要去开元寺勤佛的,以感恩佛祖一年来的关照和庇佑。除了拜年守岁的一切民俗,泉州人大年初四是要迎财神的,大年初九是要敬天公的。正月十三是要拜关帝爷的。于是,就有了今年正月十三凌晨时分的满城璀灿烟花。正逢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间,烟花的绽放展示了人们祈求驱除瘟疫的美好心愿。
泉州向来是个福地。一个城市,未得天时地利,经济却顽强地名列福建省前列二十年。这里常年风调雨顺,就连恶性的刑事案件都少见。因为与神明共处一城的泉州人明白“举头三尺有神明”。做坏事,会有报应。因此,虔诚之外多了一份恻隐。
有时啊,人要经历许多人和事,走过人生的许多坎坷和磨难,才会发现,这一路上,既有贵人的扶持,也有神明给予心灵上的安宁和笃定。后者令人们不至迷失自我和方向,不至泯灭良知,一路趋吉避凶!
编辑:菲律宾 黄一泓
菲律宾-中国友谊促进会创会会长
泉州微公益协会副会长
菲律宾东南特卫安保有限公司董事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国际影响力人物宣传工程]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