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不仅是扶贫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让扶贫成效能够在贫困地区得以落地生根的“点金石”。通过向贫困落后地区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当地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经济受益,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这些经验和心得,是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火车头”的中国科学院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同时,也代表了千千万万参与扶贫的科技工编辑,用实际成果回报祖国大地、回馈祖国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从“输血”到“造血”
科技人员如何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答案是:把科研主业和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造血”式扶贫。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一般来说,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都比较差,底子比较薄,在这些比较差的地区要发展高端产业并不现实,只能走特色产业的路子。
比如猕猴桃产业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既不和粮争地,还能解决当地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的问题。”白春礼介绍说,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发出的特色猕猴桃品种,是一种专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累计推广了40多万亩,技术辐射面积接近200万亩,先后带动了近20万农民脱贫致富。猕猴桃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的金果果”,开发该技术的专家也因此拥有了很多“粉丝”。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内蒙古的库伦旗。当地以养殖业为主,夏天、秋天收割好的草堆饲料,到了冬天很多就腐烂了。不仅造成很大损失,而且味道很难闻,牲畜也不愿意吃。于是,微生物所的科学家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微生物的菌剂,使青贮饲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同时味道很好,当地成立工厂批量生产,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而且,扶贫工作结束后,技术留下来了,当地也更不容易返贫。
这种因地制宜的“造血”功能很受欢迎,不仅让我国长期的科技知识人才的积累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也为贫困地区增加了经济来源,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兴旺。
据了解,中科院大约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作为科技扶贫专项经费,结合各地实际需求,充分利用科学院的人才智力和优势,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扶贫中,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重视:经济的贫困和生态的环境退化,通常是互为因果,相伴相生。
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非常严重,世居于此的毛南族都是以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为生,传统的耕作模式导致更多岩石裸露在地表上,耕地越来越少。
“种的玉米一收,根儿就把土全都拿掉了,山坡地上水一冲,全部都冲掉了。所以,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耕地也越来越少,老百姓也越来越穷。”白春礼表示,生态的退化,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最大“拦路石”。
因此,要拔掉生态退化区的“穷根”,需要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坚持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之路。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采取的扶贫重要策略之一。
白春礼介绍,为了切断恶性循环的链条,从1996年开始,科研人员就在环江县城北肯福屯,设立了“异地扶贫”的试验示范区。以4600亩土山为依托,发展了适应当地特点的水果、畜禽、蔬菜等生态产业,示范区内人均年纯收入从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8万余元,超过了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
“这一生态扶贫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肯福模式’,称赞有加,也为西南生态脆弱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技术支撑,树立了样板。”
“扶贫”先“扶智”
扶贫,往往只能救一时之急。
“比如给他买一只羊,一下就可以脱贫了,可是羊死了呢?是不是又返贫了?”在推动扶贫工作的路上,白春礼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化解贫困的长远之策和根本之道在哪里?他认为,需要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贫困人口致富的内生动力。
让贫困群众能够从心理上树立致富光荣的志向,来隔断“穷根”。教育扶贫和心理扶贫,就是中科院着眼未来部署的两项重要举措。
在教育扶贫上,中科院通过共建小学和幼儿园,帮助当地提升教育水平。这一过程中,隶属于中科院的老牌高校——中国科技大学冲在了一线。据介绍,中国科大发挥教育特色,在其负责的对口帮扶地区开展了教育培训,经过多年实践,在教育扶贫和科普方面都做出了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心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新形式,也是中科院重点探索的模式之一。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负责人、院扶贫办主任孙命介绍,多年来,中科院积极探索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模式,通过访谈、培训、心理调节等各类心理帮扶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激发内生动力。
“科技扶贫的特点就是面向长远。”中科院副秘书长严庆一语道破了科技扶贫的真谛。
本文来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