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宣教科主任科员睢晓康: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倾情回忆,岁月无虚度,回眸当笑慰
题引:今年以来,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在如火如荼开展。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成为今年大街小巷的热词,迎面一股清新的风正吹遍神州大地。这样时时刻,也容易让人稍作停留,回望过往,也让人倍感振奋,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注定会留下浓厚的一笔,这一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经过八年努力,全国累计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我,是千千万万个扶贫一线第一书记的缩影。现在,回望一下横跨五个年头的心路历程,让我们一起探寻脱贫攻坚战中和战友们一道曾经历过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古老村庄的前世今生
豫北平原上坐落着的神标村,仅村名就能勾起人的向往与探究。远古悠悠岁月,积淀了它独特的文化,也使它经历了几度沧桑蜕变。
相传,“神标”即“神庙”,以此地为中心曾有大小庙宇72座,交汇融合儒释道各种文化。其中,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祭祀天地神灵的天喜寺最大,是为地标。天喜寺前的村称“前神标村”。
据考,古老的黄河、大运河、卫河曾依村由南向北流经,码头、镖局、店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但随着岁月流转,河道变迁,庙宇覆没,曾经的辉煌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又因地处安阳、汤阴、内黄三县交界,沙荒人贫,当船只经过码头时,货物被盗抢现象严重,也留下“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标豆公”的贬义民谚,说明此地曾一度沦为贫穷乱地。不曾改变的是前神标村一代代百姓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辛勤劳作。
前神标村拥有510户,2200人,八个村民小组,党员61名,耕地2840亩。曾经是个省级贫困村,当时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433人。经过连续8年的脱贫攻坚战,如今已整村脱贫,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文化广场,农网改造项目、下水道项目,背街小巷道路硬化、便民服务中心、种养殖产业、集体产业增收项目已完成,鑫隆服饰扶贫基地运行良好,大棚蔬菜、小杂果、苗木花卉种植销售等行业正在起步发力。昔日有名的贫困村、瘫软村实现华丽转身,正阔步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
二、驻村前后的情绪波动
生活的机缘巧合有时猝不及防,有时似乎是冥冥中的遥相呼应。2017年过完国庆节的一天,局领导找我谈话,说让我到基层担任第一书记,经受基层的锻炼和考验。当时对我来说,孩子刚刚考上初中,学校在单位附近,上下班接送孩子很是方便,上班和接送孩子两不误。这样的日子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就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驻村扶贫,说实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弯子拐得有点陡,无论从工作还是照顾孩子来说都走不开。
但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服从组织安排这样的觉悟还是有的。2017年11月7日,我被安阳市组织部派驻到前神标村任第一书记,便开始了我专职倾心农村工作的历程。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从污染防治攻坚战场转移到了脱贫攻坚战场。记得那天上午,天阴沉沉的,我从内黄县委组织部来到乡里(当时还是豆公乡),被不善言语的村干部领回村里,没有想象中影视剧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欢迎仪式,天灰蒙蒙的,当时乡里正在铺天然气管道,穿过到处是尘土飞扬的道路,绕道七八里才来到村里。
说实在,驻村伊始,离开城市舒适的办公环境,面对乡村生活与城市截然不同,自己又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还要生火做饭,着实有些不适应,感觉困难,一度沮丧、消沉。迷茫之际,好读书的我被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所解惑,“我是党员干部,要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觉悟和勇气。党组织派驻是工作需要,我必须服从。”有感党性认知和愚公移山精神激励的我,再加上前任第一书记尹燕辉悉心教诲,把我当弟弟一样护着,教我农村的工作方法,教我和百姓沟通的技巧。记得燕辉书记离村的那一天,我一大早在音箱里循环播放着《梦驼铃》的歌曲。“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路漫漫雾蒙蒙,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明知也挽留不住,但忍不住地流泪。村民隆重地举行了送别仪式。没有了燕辉书记的护佑,我在村里该独当一面了。
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没过多久,我就从低迷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只有赢得了民心,才有工作的信心。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村里要做什么,一开始心里还是没谱。我仔细研读驻村书记的四项工作职责,建强基层组织,抓好精准扶贫,办好惠民实事,提升治理能力。脱贫攻坚期间,抓党建促脱贫,就是工作的重心。第一书记是什么?第一书记是村里的指路明灯,是贫困群众的希望。既然是省级贫困村,第一书记就应该是村里的一面旗帜,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带好头、做表率是我给自己立下的最基本的要求。
旷野阡陌,麦苗葱绿,引领我进村;村干部嘘寒问暖,村民憨直朴实,一句句暖心话语,一张张真诚笑脸,让初来乍到的我在寒冷的冬天,由衷感受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从村干部和群众的眼神中看得出,前神标村对我这位市派“第一书记”寄予的厚望。
初到村里,情况不熟悉,道路不清楚,走访村民,从东家出来,到西家,过了几天,还是弄不清,尤其是未脱贫的家庭。怎么办,我用了最原始的办法,把走访时带的笔记本充分利用起来。走访过一家群众,一面记上家里的基本情况,紧接着后面一页就画出从村室到户家的地图。经过哪条街道,哪个胡同,路上的标志性地点一一作了标记。挨家挨户询问,了解村情民意,诚恳征求群众对村子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随着民情日记的丰满,我对村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也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一家一户的位置也逐渐从民情日记本子上移到了我的大脑硬盘里。在走访中我发现,村干部都认为棘手的事,只要认真对待,方法得当,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只要找到突破口,问题就解决了大半。在一户本来并不贫困但总爱哭穷的村民家里,入户时村干部都很头疼,我来到他们院子里,先介绍子自己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夸他们家干净整洁,然后不说家庭收入,就与他们拉家常,问他们孩子多大,孙子上几年级,不知什么时候话题就转到了教育上。交流中了解到他们想让孩子去县城上学,教育质量会好些。说着说着,就说到想在县城买房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让我这个从城市来的第一书记参谋参谋,我也就势给他们几条合理中肯的建议。最后,村民连声道谢,还要留我在他们家吃饭。有了如此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哭穷的事就再也不提了。工作的方法就是因地制宜,看碟下菜。有了贫困群众的走访,摸清了各个家庭的情况,精准施策也就有了思路。
我在日记中写道“农村虽贫穷,但用心去观察感受,会发现很多城市所没有的美”。从此,我下定决心在前神标村当好第一书记了,并立誓尽自己一切所能,认真履职,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三、带着温度的精准帮扶
说实在,在一个较乱的村子里想站住脚,也是很不容易的。这些事情,没有亲历是很难想象的。俗话说,“能管三军,不管一村”,村子里的事千头万绪。当时,一部分群众出于泄愤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到村室找第一书记反映问题,有的是遗留问题,有的是个人恩怨,有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一次,两个喝醉的村民来到村室,语言粗鲁,问我能在村里干成什么,能要过来多少钱,说话骂骂咧咧。当时有村干部看不上了,执意要报警,让派出所把他们抓走拘留几天。我最终还是拦住了,群众可能是喝酒一时激动,我与他们无冤无仇,不与他们一般见识。后来,通过为群众办的几件实事,两个闹事的村民主动来到村室找我道歉,后悔自己当时不该借酒耍疯,央求我多担待,我只是微微一笑,事情过去了,能认识到错误就好,后来这两个人有事没事来村室找我聊聊,有什么事,主动配合。我想如果当时脑子一热,果真报警把他们抓起来,或许后续的事情会糟糕很多。
面对一些看起来难缠的村民,我该怎么办,作为个人层面,也有不少委屈和烦恼,但作为第一书记,我代表的是组织,是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一想到这里的群众都在看着我,一些委屈和不理解很快就释然了。
走访过程中,出于环保宣教的职业敏感,我发现村容村貌不仅陈旧不整,还存在街墙上杂七杂八的广告,污秽不堪,有治疗性病的,有掏粪的,甚至还有报仇的,各种颜色、杂乱不已林林总总的街道墙壁,令人目不忍睹,造成严重视觉污染,影响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于是便暗下决心,做第一件事,即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于是,我返回自己的所在单位,向安阳市环保局领导进行了汇报,谈出自己的想法,欲赢得资金支持。2018年,安阳市环保局党组为前神标村捐资10万元,进行了村里人居环境全面整治。街道美化亮化,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净序美,一些移风易俗宣扬孝善文化及扶贫攻坚的公益广告占据了洁白的墙面,村里群众纷纷称赞。首事办成功,我得到了村百姓的认可与赞扬。
在一个陌生的村子,没有熟人,工作难度增加了,但也就意味着没有牵绊,没有利益上的纠葛,能在处事时一碗水端平。入村的另一件麻烦事就是遇见白血病孩子的爷爷奶奶。村两委干部都提醒我不要招惹他们,能躲就躲开。这反而引发了我的注意,一个不幸的家庭缘何遭到大家的嫌弃呢?那天我在办公室写东西时,孩子的奶奶抹着眼泪找到我述说了家里的不幸,想让我想办法帮助接济一下。对一个不幸的家庭来说该怎么办,简单的送钱送物很容易滋生依赖心理,村里前期的做法也正应验了仅仅送钱送物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为第一书记,给村民带来的是期望和希望,不能让任何一家村民陷入绝望,我想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扶志思想正是诊疗扶贫依赖心理的良药。金钱和物质的帮助是刚性的,但思想和观念的帮扶才是脱贫的最终要义。当我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对老人进行思想疏导,和老人拉家常,让他相信党和政府,在困难面前有敢于面对的勇气。在这期间,我和村两委人员多方协调,为孩子办理了大病救助和特困人员临时救助,让这个家庭稍稍松了口气。在这期间,我几次到家里看望孩子。聚德老汉说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接连的变故让他相信一句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有时几乎感觉到绝望。在和他们家人沟通中,我逐渐引导他们,日子总是要过,孩子病要看,生活也要往前看,人穷志不能短,有党和政府在,一定要树立信心,要看到困难是暂时的,等靠要不是办法,政府是后盾,好生活最终还要设法自救,多方打听医生给孙子看病,腾出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种些经济作物,努力摆脱难关。
2018年,聚德老汉家种了几亩大蒜,到了收获季节,却出现了蒜贱伤农现象。大蒜价格连连下跌,本指望依靠经济作物能多点收入,到头来却赶上了坏年景。怎么办?作为第一书记,一定要想办法让跌进深渊的家庭看到希望。于是,经过慎重思考后,我到单位找领导汇报了贫困户家庭的情况,希望领导能想办法帮助一下这个苦难的家庭。单位领导听了我的汇报,高度重视,最后决定以购代赈的方法缓解贫困户家里大蒜的难题。大家纷纷解囊相助,连单位的物业人员也加入了购买大蒜的行列,两天时间筹集款项七千多元。当我把满载着大家希望的爱心蒜款交给聚德时,这位老人眼睛湿润了。
物质的扶助和情感的关怀逐渐转化成对组织的信任。时常的访贫问苦加上思想上的引导,让这个不幸的家庭逐渐树立了信心。人一旦有了信心,就有了精气神。后来这个家庭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令人欣喜。患白血病的孩子基本康复又可以上学了,孩子一度连续几年失联的母亲也回家了,孩子爷爷奶奶种植的经济作物也赶上了好年景。孩子爷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水书记,你帮了我一个家啊,我要脱贫呐,不能再吃国家救济了。
这期间,我也开始走进村民的心中。见到我就称呼“睢书记”“晓康书记”。开村党员会,有一名文化程度低的村民党员诙谐亲切地说“睢书记”,“睢”字,俺不会写,就叫你“水”书记行不?“中”我爽快回答。另有一名党员急口补充道“水,好!水是农业的命脉。有水来,能给咱村带来福气和希望啊!”村党支部书记李拥军也将话题延伸,“晓康”与“小康”同音,有“水”书记驻村帮扶,咱前神标村很快就能实现小康,“水”书记“小康”书记 我看“中”。会场上,响起大家热烈掌声。我深知“上善若水”需默默奉献,今后帮扶村的使命和任务还很艰巨,要以干更多的事实来回报老百姓对自己这“水”书记的亲切褒称。
四、党建统领的良性发展
做一件两件好事实事容易,但要把前神标村所绘制的发展蓝图都变成现实,就必须以愚公移山精神付诸实践,各项目标才可以达到。我对照村发展建设各项规划内容,以不破楼兰不罢休的气概,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锲而不舍地奋斗着,我坚信,有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有广大党员、村民的全力支持,没有干不成的事,建设美丽、文明、富裕的前神标村总目标,一定能实现。
“愚公何德,遂荷锸而移山” 在驻村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继承并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不张扬、不懈怠,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不断争取新的胜利,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让前神标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带领整村发展进步,基层组织至关重要。抓好党建工作就是抓住了根本。驻村期间,我成功进行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发展党员三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四名,特别令人惊喜的是一个贫困户张和平通过扶贫扶志,激发内生动力,主动要求脱贫,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乡里传为佳话。在党员管理上,建立党员学习微信圈,选拔了四名党小组组长,规范党员管理,组织党员干部到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到全国先进党支部庙荒村学习党建,到乡村旅游示范村杜庄学习村庄规划,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020年春节过后,防控新冠疫情成为中心工作,我以第一书记的热血担当,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带着老娘给我备好的干粮来到了神标村。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面前,没有丝毫懈怠。在去村的路上,就和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人员联系,落实路口设卡与人员排查情况。到村后,我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协调整村消毒,组织村两委及村里党员在入村路口设卡,全天候严防疫情输入,及时疏散街里集聚人员。日夜坚守在村,精心部署,一线指挥,全力把控,两个月时间没有回家,同村两委、党员群众一道保障了村民生命安全,赢得了战“疫”胜利。
愚公移山靠的是矢志不渝,靠的是众志成城。愚公能移山,作为第一书记也要设法把压在前神标村民身上贫困的大山移走。要想搬走压在村民身上的贫困大山,一花独秀不是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我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将农户和致富带头人、产业工人融入产业项目之中,邀请农科院专家教授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技术培训,鼓励村民发展种植产业,全村种植大桃、西瓜、甜瓜、青椒、大蒜等经济作物,亩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鼎裕合作社产业基地让19户名54名村民入股。鑫隆服饰扶贫基地转移劳动力90多名。投资103万元的智能拱棚蔬菜瓜果种植项目为村集体带来每年6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我还顺应改革开放时代大建设潮流,动员组织100多名村民外出打工,到陶瓷城就近务工,到城市做水电安装,外出短时工等,年人均务工收入4万多元。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0元。让前神标村成为了集现代种植养殖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服装加工和电子组装种植项目为辅于一体的良好发展势头村。
面对中心工作,使命在肩,在所不惜。我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举措精准扶贫,时间定格在2020年9月10日,这一天前神标全村脱贫攻坚战开打以来,143户633口人,无一疏漏全部实现脱贫。其他诸如农网改造、环境保护、秸秆禁烧,厕所革命、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任务,我也都出色参与完成。
这一切都归于我和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
五、乖娇女儿的小小心愿
在深夜的时候,有时会想女儿可能已经睡着了。我整理完档卡,想对女儿说些话。驻村的日子,有过异常的苦辣酸甜。当我敞开心扉,忽然有了那么多的感动,禁不住泪湿双颊,开启的记忆之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妞妞说的那句“爸爸,我想当你的贫困户,这样你就有时间陪陪我”更是令我唏嘘不已。
孩子,由于我在脱贫一线,很多时间不能陪你。说实话,有些记忆是难以回首的,因为里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这些感伤夹在贫困户的笑容里,一直支撑着我,激励着我,也让我怀着对你和妈妈的愧疚,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铿锵前行。
曾经,早上起来送你上学,等7点到了单位,机关食堂的早餐还未开始,我有充足的时间打水、擦桌子,然后吃早餐。到了下班时间,可以在单位加班延时一会儿,刚好等到你放学。我上班与你上学顺路,上课时间早,下课时间晚,恰好给了我足够的工作时间,可以独处安静地读些书或写写文章。周末,还能偶尔带你出去转转。日子过得悠然又平静。这一切都随着我的驻村而发生了巨大转变。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期,也正是接受考验的时候。说是五天四夜,其实忙起来连回家换个衣服的时间都没有,你上学接送也成了大问题。从此村庄成了我生活的营地,脱贫攻坚成了我的轴心,围绕贫困户,生活有了新的定格,而回家像走亲戚一样成为奢侈的时光。
你曾打电话给我,周末了怎么还没有回家。彼时我在贫困户家,正在入户走访。你说让我陪着看一场电影,直到你初中毕业也没有兑现。孩子,我曾经说过给你过生日,可那天早上接到通知,我必须把贫困户档卡资料再完善一下,动态的数据要随时掌握精准,调查访谈政策措施需要熟记于心。入户走访只有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用心和群众沟通,群众才能认可。一家一户走过来,不知不觉,外边已是夜幕降临,方才想起给你过生日的事。回到村室,一看在充电的手机,6个未接来电,爸爸心里愧疚无比……
有时想,在脱贫攻坚的关头,我怎么能丢下工作陪你呢!孩子,爸爸必须挺过去啊,哪怕让你受些委屈。直到有一天,老师让学生写以“我的愿望”为题的作文,你的作文竟然是“我的愿望是当爸爸的贫困户”。在作文中,你写道,爸爸自从驻村后,很少有时间陪我,每次说好的事都无法实现,每次都是在贫困户家。我要是爸爸的贫困户该多好,这样爸爸就能有时间经常陪我了……我看了你的作文,深思良久。
孩子,驻村扶贫忙碌的经历,亏欠家人的太多了,其实何止是你,你奶奶生病住院没有告诉我,怕我工作分心;你妈妈长期操劳导致哮喘咳嗽,我没有陪她看过医生。你爷爷被车撞伤肇事者逃逸硬是瞒着我,怕影响我工作。也许,我不是一个好爸爸、一个好儿子,但因为我是一个战士,在脱贫攻坚这场艰难的战役中,我和许许多多的“第一书记”战友们一道,奔波在精准扶贫脱贫的征途中。孩子,我想对你说,等脱贫攻坚战胜利了,我一定还你陪伴的时光,让岁月在记忆里留下闪闪发光的印记,也许到你长大的某一天,你会理解,爸爸曾经为什么不能陪你……
六、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
驻村期间,老百姓接触多了,对村里的基本情况也了解了,很多村民都愿意找我反映问题,有的家庭不和,有的儿女不孝,有的是遗留问题,有的是邻里纠纷,有的是政策不清楚。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让他们先说出来,自己静静地听,或插几句中肯的话。等他们发泄完了,听了我的解释,一些村民来时鼻子冒烟的势头再也没有了,一连声地说:“哎呀,哪知道是这样啊,谢谢书记啊。”一些淤积了很久的矛盾就这样化解了。渐渐地,来村室的人多了,有的想用点水,有的要洗洗手,有的要和我拉拉家常,都要到我的房里转转。为了方便群众,我的房门向百姓敞开了。
有一天,我发现案板上放了一把新鲜的菠菜,刚开始还以为是谁忘这里了,直到菠菜发黄才醒悟过来,可能是村民放的。那把逐渐发黄的菠菜让我想了很多,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那一刻,我感觉心里一阵阵的热,于是记下了日期。后来,从一把新薅的蒜薹、几个新摘的桃子到一小包新鲜的玉米糁儿、几根丝瓜、几个柿子、几个甜瓜、一大捧新出土的花生、几块红薯,再到两棵娃娃菜甚至几个带着泥土的白萝卜,都在我不知情的时候神秘出现了。
有一件事到现在令我无法释怀,那天上午要迎接市里扶贫检查,开会时一个支部委员迟到了,本来强调了多次的纪律,他因为迟到被我赶出了会场。这件事我自己觉得做得也有点过分。正想找个机会给他谈谈心,解释一下纪律的重要性,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纪律,工作将无法开展。也让他别往心里去成为隔阂。
到中午十二点半我还在制定方案时,一袋冷冻饺子放到了我面前,送饺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赶出会议室的那个支部委员。“书记,知道你还在忙,肯定忘了今天要吃饺子,我给你送来了冷冻饺子,你煮煮吃吧”我这才想起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村里有吃饺子的习俗。
末了,他说,“书记,今天你批评得对,在大检查时我不该迟到,拉大家后腿”。有了这句话,我一时怔住了,这就是我的村民,我的支部委员。彼时,联想到上午会场发生的一切,我被当时的场景感动得一塌糊涂,眼泪有些控制不住。
还有让我惊喜的事,有一天案板上放了两个用高粱梢制作的炊帚,这个现在农村也很少见到的写满乡愁的物件让我凝视了很长时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天,智力二级残疾的贫困户张朋雷用蛇皮袋装了三棵白菜,说“水书记,这是送给你的,只能你自己吃啊”我有些好笑,“我这儿还有我的队员呢,要不你还是拿走吧”。“不不,就放这儿了,地里种的,吃完了你说一声,家里多着呢”,我的村民有时就是这么可爱,简单、感恩,“傻”得不加雕饰。
就这样,我的“受贿”日记越记越多,截至离村时已有40多页,有些蔬菜瓜果不知道是谁送的,但我能感受到老百姓温热的心。这些东西虽小,但我却无比珍视,乡亲们以这样的方式馈赠,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厚重和工作的价值,我知道,这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分明是老百姓纯朴的心啊!
七、结束驻村的依依惜别
“书记”,每每听到村民叫我书记时,那种角色的转变,瞬间有一种荣誉和担当,让我有了沉沉的责任感。在驻村的岁月里,我深深感到,每个贫困户的背后,都有一把辛酸的泪水,都有难以言表的隐痛,都有尚未激发的动力。蹲下来,以百姓的视角、百姓的话语沟通,将心比心,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把绝望变成希望,让希望安放在自信的基础上,脱贫的内生动力将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2021年3月20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按照组织安排,我将结束驻村工作,要离开前神标村。
告别现场,我与新任第一书记王志博交接,并与村两委干部商讨乡村振兴五年村里规划,留下500元感恩“菜金”作为“特殊党费”。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拥军拉着我的手说“前神标村就是你的家。你回来,还是村第一书记”。“几年了,我们在一起,能不走吗?心里不得劲呀”老党员王法合激动地说。回村创业青年农民王国峰向我汇报喜讯,花卉苗木种植销售一条龙模式成功,前景看好。
村民自发打出“水书记,请常回家看看”的横幅表达惜别深情,100多人村口送行。张和平用红布缠着一把带枝的红辣椒,用颤抖的手和有些变调的话语把“火红的花束”献给临行的我,彼时,我落泪了,说着“这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束。”张和平曾因残致贫,是我的重点帮扶户,政策上倾斜,生活上牵挂,种植辣椒,还鼓励他操起了理发技术,在镇上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理发馆。
智力二级残疾的李三顺,村民称他憨三儿,会场哭着喊“我不让水书记走”,三次送一包香烟,表达“傻”心意,我不会抽烟,把烟发给现场的村民,这场景无比动容。我入村后救助曾身患白血病患儿的爷爷张聚德拉着我的手更是依依不舍。一直蹲在路边不吭声的孤寡老人张克顺,站起来眼里噙着泪花,紧紧握住我的手,真情地说“水书记,你为我办了那么多事,要不是你,我早就埋到土里了,俺不舍得你走啊!”
送行队伍,依依惜别,直至村头。
是种子就会发芽,有付出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驻村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以《内黄县豆公镇前神标村第一书记睢晓康——脱贫攻坚路上的风向标》,学期强国平台、央视网以《第一书记睢晓康:让希望在田野生长》。河南日报农村版以《一个豫北农村抗击疫情的真实缩影》《睢书记离任记》,中国环境报以《让农民稳端生态饭碗》,《驻村第一书记给女儿的一封信》《润物细无声—河南安阳市生态环境局睢晓康》,河南日报以《内黄县前神标村产业扶贫注入活力》,学习强国河南平台以《内黄前神标村的前世今生》《第一书记让希望生成》,人民日报城乡聚焦以《水书记作别前神标村,群众依依惜别》《水书记被授荣誉村民前神标感恩赠锦旗》;新华日报以《第一书记在村里欠下一堆人情债》,安阳日报以《“水书记”的“受贿”日记》《“水”书记离别前神标》,乡村干部报《第一书记离村村民献上最美花束》为题,等十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我的驻村事迹。2020年,我被内黄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第一书记。驻村期间连续三年被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后记: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蓄势待发!现在,我也从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上回到原单位。一段经历,一段时光,让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成长。感谢驻村,感激第一书记这个身份,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受了历练,提高了格局,也扩大了视野。在和村民一起相处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村民深深的情谊。我感恩市、县、乡镇各级组织的关怀和厚爱,感谢家人的理解和鼓励,感谢一起奋战相互勉励的第一书记战友们,感谢和我朝夕相处的驻村工作队员们,感谢单位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让我亲身经历了全国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辉煌。如果有人问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五个年头的时光,最大收获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是第一书记这个称号这份职责改变了我,驻村的一千多个日子让我又多了一个故乡,让我在人生时光的坐标轴上刻下了最浓厚的一笔!
作者简介:睢晓康,中国环境报特约评论员,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原市环保局)宣教科主任科员,主持工作。
入住村庄:内黄县豆公镇前神标村。
驻村时间:2017年11月7日至2021年3月20日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